宿命论的味道很重,刘邦项羽的成败在这里都成为天意所致,项羽相信事在人为,他不信命,结果失败。
事实上很多客观因素导致项羽这个一代豪杰的悲惨结局,单单归咎于天上星辰之说,实在有些荒谬。所以这也确实只能叫纯属虚构。
每集开头都引出一个相关的成语典故,这很有新意,而且也让不了解这段历史的人增长了知识,一举两得,很不错。
极几位演员的演技都很见功力。郑少秋把刘邦刻画成本无野心全是被吕雉推着走心地善良的人,虽和历史有所出入,但也符合这部剧里对刘邦形象的需要,而且表演比较真实。张可颐和江华一直是我比较喜欢的演员,他们在多部剧里塑造的多种形象至今都让我印象深刻。可惜之后他们的作品越来越少,令人甚为遗憾。还有黎耀祥,如今的两届视帝,在当年的韩信一角里已可见其锋芒。不过这里的韩信形象有些负面,貌似小时看的张丰毅演的韩信没有这里这么心胸狭隘。
《楚汉骄雄》是我大学里就一直想看的,因种种原因没看,时隔七年才看,仍觉不错。而且对比现在和那时各位演员的状况,也只觉得时过境迁,造化弄人。
一部中学时代看过的片子,而今工作五年后从头看了一遍,除了拉回了学生时代的记忆,也让我更加笃定了“小时候,什么都是好的”无奈~
剧本的设定就是刘邦为天命所归,虽然他不学无术,吃吃喝喝,安于享乐,苟且美色,但是他宅心仁厚,善听计谋,有悲天憫人之心,更有崇尚英雄的自知之明。所以刘邦成了项羽的义弟,拥有一群出生入死的好兄弟,还有源源不断的才人谋士相辅佐,所以他成了沛公,成了汉中王,成了汉王,成了汉高祖。
于是,项羽就成了霸星,成了终为他人(刘邦)做嫁衣的一代霸主,从分路灭秦

这剧对比TVB其他剧,已经算耗经费了。群演也请了不少,场景也没那么寒酸了。看得出他们当年可能想继续寻秦记和金枝欲孽在内地取景的成功。
当然,对于内地军事和宫廷那种规模来说,场景还是很寒酸(沛县那个场景重复使用不知道多少次,皇宫很小,咸阳宫殿更是小),服化很少,打仗大部分都是稀稀疏疏的人,特效也只有5毛。但是看TVB其他军事剧更离谱,只有十几个人就是打仗了。所以TVB一直不舍得出钱拍军事题材的戏。特别是我看了很多小说,我就算不看内地电视剧我也能想象到咱们大华夏以前的宫廷有多宏伟壮观

无疑看到TVB版的楚汉骄雄意外的还挺好看,在古装剧里算是大场面了!每一集开头都解释一句成语,而且成语或者谚语也是由相关的演员出镜,原来有那么多成语都是出自这个时期!
秋官的刘邦是一个有缺点的正常人,爱占小便宜喜欢美人但是却有独特的魅力让人追随,也有命运的眷顾让他成就大业。
江华的霸王真的霸气十足,勇猛无比但是也十分自负,他和虞姬的爱情着墨颇多,最后悲剧收场让人唏嘘
可盈的吕雉塑造的十分精彩,从刚开始向霸王推荐自己,到后来独具慧眼看中刘邦都十分果敢,刘邦虽然伤了她的心
今天刷完《楚汉骄雄》,很老的片子了,看到演员阵容不错,便点进去看了。
总是记得,学生时期学过项羽乌江自刎(不记得是课文还是考试题目)和樊哙闯鸿门宴,在学高中时代无数篇文言文的轰炸疲劳中,独独对项羽乌江自刎,对一句“霸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心有感怀动容,寥寥数字,,却将项羽的英雄气概刻画的淋漓精致。让当时的我,很自然的在脑海中刻画出项羽意气风发,挺拔英气的形象。
所以当看到江华演项羽时,心中觉得不是很对的上,江华的形象英俊斯文,很难将西楚霸王的山河霸气演绎出来。但看到剧中的江华一亮相,刻意画黑的皮肤,狂放的大胡子,以及江华演绎出来的力能举鼎的气势,倒也与心中的项羽有几分不谋而合。郑少秋一副斯斯文文,文武不能的架势,一亮相也让我信服他是刘邦。张可颐更不用说,一副大家闺秀的模样,一眼看去,便知机智过人,又隐隐带着狠戾。唯一一个让我频频跳戏的演员,便是吴美珩,演技姑且不论,但她确实长了一副贤妻脸,却要演我心中风情万种,千娇百媚的虞姬!霸王连出征都要带着的虞姬

我就是个历史文盲也不感兴趣,纯粹是喜欢看TVB连续,此片一如既往的TVB风格,节凑紧凑、道具简陋,但是里面的每个人物都要得特别到位,尤其是蒋志光和黎耀祥,张良和韩信演的太到位了,而且每集片头还有小知识点科普,有意思,我要买本书熟读那段历史!原来那么多著名成语也是出现在那段历史,郑少秋的刘邦真的比张丰毅力刘邦演的更接地气!
【楚汉骄雄】还是有诚意的TVB的历史剧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tjfdj.cn/hk/dy-5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