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郑爽跟那个搭档就是在那里尬聊啊,看得我真是太尴尬了,什么狗屁玩意,杨颖啊,郑爽啊,你们都不该来这里啊,侮辱喜剧,恶心!第一期还行,后边的都是垃圾。实在太垃圾了

其实对于第二季并没有太大的期待,最近两年的喜剧节目太多,过多的喜剧节目透支了喜剧的一个资源,台上活跃的始终是开心麻花,德云社,辽宁民间艺术团,大碗娱乐,这几大集团基本上垄断了所有的喜剧节目的一个演出,从笑傲江湖开始,到后边的欢乐喜剧人纷纷出现疲态,喜剧越来越不好笑,越来越难以吸引人,
单纯看这一期的作品,非常奇怪的是,这三个作品都出现了时光穿梭,时光穿梭题材很多时候强调的是一个情怀,通过时间的一个改变,场景的一个倒序或者正序,来渲染人物的一个情感
![]()
为什么看得我如此尴尬,很难找到笑点,创新的色彩几乎没有,总炒一些老梗,能从这个节目中获得的东西也很少;另外感觉明星们参加这个节目确实诚意不够,圈钱的成分似乎占到很大的比重,评委们也还是用前几年的老掉牙的那一套,完全没有半点新鲜感;拜托了,各路大神们,来点新鲜的东西成吗,没有创新,所到之处只剩尴尬
![]()
小编记得在《喜剧总动员》的第一期时,就曾经说过该节目即将变成《戏剧总动员》了。有朋友说小编过于较真,那我就回答你,绝对不是。因为从节目的初衷和性质上来说,这本身就是一档明星跨界的喜剧节目。既然作为一个跨界明星,那你就得完成自己的跨界任务。
<图片1>
那如何才算完成任务?当然是能够通过小品剧本的演绎把观众逗笑啊。逗笑了,你就算完成跨界了,否则你就没完成。这就是跨界是否成功的标准。因为观众花那么多时间,是来看你搞笑的,不是来接受你的再教育的。
<图片2>
<图片3>
根据这个标准,小编在分析这些喜剧小品时,制定了三个参数,一个是作品时长;一个是包袱数量;一个是笑点密度。最后的笑点密度=包袱数量/作品时长,这个公式就是用来计算喜剧作品的搞笑强度的。一般情况下,一个比较好的喜剧小品差不多是1分钟2个包袱或笑点,最差的也要1分钟1个笑点。如果连1分钟1个笑点或包袱都达不到的,那就不算是喜剧小品了,只能算是正剧。
一、陈赫、许君聪、卜钰的《和平饭店》
作品时长:13分51秒钟
包袱数量:11个
笑点密度:0.8次/分钟
![]()
现在看欢乐喜剧人第一季还是很ok的,当时真的都没什么广告,而且当时喜剧节目不多,也不是审美疲劳。然而现在,尤其欢乐喜剧人二 这个节目的广告词真的是多,看小品简直就是在被洗脑,每个小品的创作中都得带一句广告词,真的没什么好看的了,原本就审美疲劳,还不去创新,真的没什么好看的了。广告词说那么多确实有用,时长两小时的广告
![]()
喜剧总动员 第二季:普通无奇!每集一点小感受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tjfdj.cn/hk/dy-35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