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流动性加速,人际交往虚拟化增强,由各种客观的社会关系交织而成的空间,因此而变得似是而非。缺乏“现场感”的社会关系会因客观或主观的麻痹,从而逐渐失去约束力。
裙角飞扬的日子,听起来很浪漫。但这是个校园暴力事件,也是多年来一直困扰法国社会的移民问题,更是整个社会信任危机的体现。
杨佳袭警案件、全国乳品危机、多种食品污染、丰田召回事件、山西疫苗事件、网络购物诈骗、中国足协腐败……以追逐利益为终极目标的物欲社会必然陷入信任危机。
你说,是时代造就人性之恶?
还是人类自食其果?
我们除了需要更健全的社会制度,
恐怕更需要健全的人格和道德。

性别问题在电影里首当其冲,毕竟呼应了电影标题本身。女教师在学校里不可以穿裙子(虽然肯定不是明文规定),因为裤子是中性的,抹除性别意识的。可索尼娅的诉求很简单:我就想穿裙子,为什么不可以?这么简单的诉求,背后折射的却是法国整个女权运动发展至今还未解决的矛盾,那就是,所谓女性自由,不管理论层面说得多好听,在现实层面上,就是让女人能越来越像男人的自由,与此同时失去了“像女人”的自由(当然,这个说法本身就非常政治不正确)

荒诞吗?
在这样看似浪漫的名字下。
一开始以为女老师疯了,后来发现,原来每个人心里都隐忍着巨大的愤怒与悲伤,在这极有可能是地球磁场混乱的古怪一天里,出离理智,齐齐爆发。
谁也不能说这不是真实。
表面上看是特定场合下人的情感与精神失控,其实是法国的移民问题所导致的一系列盘根错节的社会矛盾,酝酿已久,只差一点火星引燃。
看的时候,心理经历了“不可能,搞笑的吧”-“不明白...”-“好像有点儿明白了...”-“原来...”- “竟然还有这回事...”- “天啊..”等等几个阶段。一步步牵着观众的心走,感觉这部电影的安排还是相当巧妙。
被结局震了一下,还没回过神儿。
待看字幕时才知道主角是Isabelle Adjani所演,竟然没认出来。但这样略带神经质的角色,谁能比她好?
疯癫?只因为我们太投入。

“裙角飞扬的日子”LA JOURNEE DE LA JUPE:戏剧化的社会冲突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tjfdj.cn/hk/dy-23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