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安”这篇竟然看得我热泪盈眶。戏剧用了非常魔幻的剧情、甚至“离谱”的方式描述了社会加于女性的“标准”、“善意的”期许——人到35岁要么怀孕要么衰老,还有个选项打疫苗,但你也可能是20%疫苗无效人群。。。令人恐惧的结果,又有多少人可以跟着心走。结婚怀孕变成延续自己生命的任务,多么可悲可怕!

幾乎看了所有的演員採訪,就《沙之書》評價。導演的角度真的很細膩,身體接觸課也好,讓親密戲暫停也罷,她想表達的東西真的太多了,所謂婚姻關係的糾結,作為相對類似男生角色的佑潔,包攬家裡的大小事,完美主義者其實也會疲憊,在看到一個散發自由浪漫強勢品味美好的Aasta的突然心動,回憶到曾經的攀岩偶遇,佑潔的內心一次一次的淪陷,在被相戀12年的另一半萱萱抓包時發現自己的「不完美」的殘缺感,攜手去抵抗所謂「命運」的浪漫女女愛情故事。包括編劇的美感也是讓我為之讚嘆,用咖啡豆的數量

这个标题源于一次午睡的时候想起,我想到一个词——"如鲠在喉"。《沙之书》的部分看了三次,两次是和不同的朋友一起,她们两人都表示:出轨是不可原谅的,属于原则性问题,而其中一位虽然这样说,但还是讲如果真的发生,要看到时候的情况再做决定。
于是想到我自己的答案,我是能够接受和好的,尤其是,我想到她们之间有二十年的感情,还有共同养育的小孩,换做是我的话,选择应该会和宣宣很像吧。但是其实懦弱的人是佑洁。
我不禁问我自己,能够接受这个结局是因为心软还是因为觉得人性复杂,道德难以指责一切

或许是期待过高,所以感觉电影的呈现不尽如人意。就像一个盒子放不下太多东西,导致人物形象、感情等细节方面有点中空(可林予晞真的好好看!)。
电影抛出两个问题:一个是大数据能预测未来,你要不要信?另一个是伴侣出轨该不该原谅?
看上去一个是哲学问题,一个是家庭问题,但其实是相互联系且共生的关系。当婚姻中任何一方的需求没有被满足的时候,之后大概率会出轨,这也是BOB计算出佑洁出轨的依据。同样是佑洁在出轨被发现后,还能理直气壮地质问萱萱:“你能不能思考一下我们俩出现了什么问题”的原因

做為同性戀,13年環島時拜訪了幾十個同志家庭,那是開啟一場對于我未來關係的觀察和思考。以前總覺得自己和別人不一樣,總是在探索中,尋找著我們這類群的親密關係想像,體驗那樣驚濤駭浪,抱著不抓馬不是愛情的態度,談著轟轟烈烈的戀愛。直到我發現,親密關係與生活之間的關係,直到我發現我其實與別人沒有什麼不一樣。
現在感受到的,更多是締結關係之後的責任。在每一階段做出的選擇,必然會失去另一選擇沿途的風景。我們可能同時是自己、孩子、別人的伴侶、別人的媳婦/女婿、別人的父母、別人的同事
《你的婚姻不是你的婚姻》因为不想看异性恋的故事 特意等到这几天沙之书出资源 只看最后两集 结论就是 等得值
当萱萱告知母亲自己的另一半佑洁有外遇时 我下意识以为操着台语看似传统的母亲 会和所有的东亚父母一样 说起那句让人厌恶的话:找个男的就好了啊 找个女的搞什么乱七八糟的
但是没有 根本没有 她母亲说:当初说终于找到了结婚的对象 爱得死去活来的 婚姻是两个人的事情 出了问题 你就当作是两个人的难关 两个人一起解决啊…在你眼里 我偏爱佑洁 那是因为我感谢她保护你包容你…

【你的婚姻不是你的婚姻】林予晞终于演同志了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tjfdj.cn/hk/dy-20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