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看同性恋电影,缘于拍的好的实在不多,另外,也总觉得很多拍出来和异性恋电影没什么区别,没能突出同性恋电影的独特之处。
当然,我也并不拒绝好的同性恋电影,比如《断背山》,比如《孩子们都很好》。我是做好看传统同性恋电影的心理准备去看的,可结果却非常意外,它没有老套的一见钟情或不停的绵绵亲昵,而是讲了一个普通的同性恋家庭的琐事,使观众忘掉同性恋的恋与情,只是感受在这一情境下,一个家庭中每个成员所感受到的情感和危机。
抛开同性恋这一敏感的客观设定,这部电影实则讲的是一对相伴多年的伴侣所面临的中年危机,异性恋和同性恋都会面临的危机:一方作为家庭的主要支柱,承担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而另一方则温柔敏感,希望得到更多的关爱与陪伴。原本平静的生活仿佛把一切问题都掩盖了,直到Paul的出现。Jules不爱Paul,但是极度需要被爱的她在仿佛爱的这种感情中迷失了,直到最后她向全家人袒露心迹,才又重回到Nic的身边。而Nic虽然在家庭中扮演着一家之主的角色,可她毕竟还是个女人

昨天连着看着两部电影《孩子们都很好》还有《社交网络》。《孩子们都很好》导演是个LES,是部拉片,可是我看到的确是寻常感情的伦理,而《社交网络》用C少的话说就是一部赤裸裸的基片,我是非常同意的。所以可见,性,人性,背叛,欺骗,都是人类社会公有的,无论是les世界还是主流世界。
我很少看拉片,说到底,更很少写影评。影评我是写不好的,更懒得写,写来写去最后都是剧透,所以就不写了。不看拉片是因为,很多拉片都带着那种文艺片的气质,我是最不好这口了,我这个人无趣的很看的片子大多是节奏很快的。那种两个人对望半天,手都不拉,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我都会主角着急。曾经看过那部神片《拉字至上》我也就看过一二部,绕到最后我连名字都弄不清了,唯一记得的就是有个男人的老婆变弯了。有对生了个孩子。这部片子原来也是不想看的,可惜我最近一直在想以后怎么办的问题,所以就下载下来看。两个中年的拉拉,养育了一对孩子。孩子长的青春期,找了生理意义上的爸爸,生活中突然多了男人,于是生活开始改变。孩子被爸爸改变,爸爸和P上了床
我不会,所以看完以后我感觉人生有些不完整,不能掏心掏肺的向父母表现情感,不能对父母呐喊抗议自己的委屈,不能在父母送我去上大学的时候和她拥抱说再见,因为我是土生土长的中国孩子,所以我心思细腻不够表达,所以我错过了那段人生和家庭的很多经历,我当然很后悔但更谢谢电影让感受一次。
电影没有过多的拍摄技巧,没有高光没有背光,却展现很多细腻的情感。结尾一样,经典的美国开放性结尾,早。

从影片本身的题材来看就已经很取巧了。从头至尾都只会感觉情节的发展不断囧下去。大学前的最后一个夏天,所有角色都躁动起来。

【孩子们都很好】2010年,相当的不矫情就相当的好看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tjfdj.cn/hk/dy-10746.html